記者瀏覽多個月子餐網站,發現月子餐的產品包括月子水(即月子米酒)、黑芝麻油、黑芝麻薑油、生化湯、藥膳湯包、茶包等,並有順產基礎月子餐、順產加強月子餐、剖腹產月子餐、小產調理月子餐等分類。
曾就職醫院婦產科的退休醫師李女士留意到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月子餐。她認為,不同產婦體質不同,產後媽媽的體質通常分6種:氣血兩虛型、痰濕中阻型、肝氣鬱滯型、血淤型、腎虛型和濕熱型。“坐月子期間調理各有側重,一套產品如何能應對6種不同體質人群呢?”
記者瀏覽多個月子餐網站,發現月子餐的產品包括月子水(即月子米酒)、黑芝麻油、黑芝麻薑油、生化湯、藥膳湯包、茶包等,並有順產基礎月子餐、順產加強月子餐、剖腹產月子餐、小產調理月子餐等分類。
曾就職醫院婦產科的退休醫師李女士留意到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月子餐。她認為,不同產婦體質不同,產後媽媽的體質通常分6種:氣血兩虛型、痰濕中阻型、肝氣鬱滯型、血淤型、腎虛型和濕熱型。“坐月子期間調理各有側重,一套產品如何能應對6種不同體質人群呢?”
困惑9:母乳喂養要特別注意什麼? 母乳喂養是對母嬰雙方都非常有益的事情,應當盡 量堅持。月子裡,媽媽要努力和寶寶達成默契,這樣以後哺乳的日子才能順利。多數哺乳的難題,基本上都集中在初期,比如奶結、乳頭皴裂、哺餵時間無規律等等。 新生寶寶吸吮力弱,胃口又小,常常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這樣不能把媽媽的奶水吸乾淨,就容易造成奶結。媽媽必需在寶寶吃好奶以後,把餘下的奶全部吸空。如果感覺奶脹了,也要馬上吸,月子裡奶管沒有全部通暢,奶積上一小會兒都可能發生奶結。 乳頭皴裂最好是預防,每次做好乳頭的清潔和保養,餵好奶以後用自己的乳汁塗抹在乳頭上。如果發生皴裂了,還可以繼續直接哺餵母乳,如果疼痛嚴重可以使用護乳傘或採用把奶水吸出來用奶瓶來餵寶寶的方式。 剛開始餵奶,只能是按需哺乳。要充分相信自己和寶寶一定可以慢慢調整好步調,一般1~2個月後,就可以定時哺乳了。寶寶可能晚上要吃2~3次奶,甚至更多。媽媽應當盡 量讓寶寶吃飽了再睡,也不要養成寶寶含著乳頭入睡的壞習慣。最好不要同寶寶睡在一張床上,更不要摟著寶寶睡,媽媽身上的散發出來的奶餵會勾起寶寶的小饞虫。晚上因為餵奶而影響睡眠,可以在白天寶寶睡覺的時候用小睡來補足。新生寶寶一天內有18~22小時都在睡覺,你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休息機會,反正不用上班,想睡就睡吧。 困惑10:書、電視、電腦,能不能看? 現代的新手媽咪,哪一天能離得開書、電視和電腦?寶寶一有新情況,第一想到的就是翻育兒書和上網求助。完全不看書、電視和電腦真是太痛苦了,但是看了會不會真的對視力不好?產後媽媽的每個器官都比較脆弱,眼睛也一樣需要多多休息。書、電視和電腦不能長時間地看,最好不要連繼看書或電腦超過半小時,感覺眼睛乾澀的話就要讓眼睛休息。就算睡不著,也可以閉目養神,不要亂滴眼藥水。 困惑11:穿什麼衣服最合適? 居家的時候,如果開著空調,最好穿長袖衣服和長褲,質地以吸汗的全棉為主。款式要寬鬆,最好是開衫方便餵奶。如果外出的話,可以穿短袖衫,裸露的肌膚正好可以被陽光照射一下 ,以促進產生維生素D。依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汗濕了的衣服要及時換洗。新媽媽的衣物一定要在陽光下爆曬塗菌才能穿哦。襪子最好穿,以防著涼。帽子則視情況,如果外出有風的時候就載,在家裡就用不著。 困惑12:產後多久可以“嘿咻”? 月子裡絕對不可以“嘿咻”,否則容易造成炎症、子宮出血或會陰撕裂、慢性盆腔炎等嚴重後果。媽媽至少需要6~8週時間才能基本複原,也就是說雙滿月後才可以哦,還必需等惡露完全乾淨、產後檢查顯示一切正常。不要認為沒有月經沒有恢復就不會懷孕,在哺乳期“嘿咻”一樣需要避孕。最好使用安全套避孕,不要使用口服避孕藥物。坐月子媽媽必吃的食物 紅糖 紅糖富含鐵質,而且利尿,適當飲用紅糖水對月子媽媽很有幫助,可以促進惡露排出、防治尿失禁。紅糖屬於溫補的食品,吃得過多,會加速出汗,使媽媽身體更虛弱。飲糖水後不漱口,還會損害媽媽的牙齒。 豬手 豬手+通草+花生是催奶的好湯,花生能保持乳腺暢通、養血止血,可治療貧血出血症,具有滋味養的作用。豬手富含膠原蛋白,可以幫助新媽媽保持胸部曲線,很適合產後媽媽食用哦。 鯽魚 這是最傳統不過的月子菜了,鯽魚湯一直被視為催奶聖品。傳統認為,鯽魚湯要熬得白,將鯽魚肉燉得口感很差。其實,鯽魚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應該少燉些時候,讓魚肉保持鮮美,讓媽媽把魚也吃光。 黃雌雞 具有消渴、小便頻數、泄瀉痢疾、補水氣。治五臟虛損、肢體乏力,且能真精補髓。治療產後體虛效果非常好。 鴿子 鴿子湯對剖腹產媽媽非常有益,可以收斂傷口。墨魚湯雖然也有同樣的作用,但是會讓乳汁分泌減少,喝鴿子湯就沒有這種後顧之憂,鴿子湯還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哦。
傳統的坐月子不如坐牢,這個不許那個不可以,新手媽咪實在受不了。在那些泊來的資訊裡,產後坐在冰上、用冰袋敷小腹幫助傷口消腫和促進子宮收縮;分娩一周就去參加衝浪運動;甚至提出仍然有惡露的情況下可以“嘿咻”……這些又令新手媽咪瞠目結舌。這個月子,到底要怎麼坐才合理?困惑1:能不能洗頭、洗澡和刷牙?月子裡需要格外注意保護牙齒,一定要天天刷牙,最好能堅持餐後漱口。月子裡必然會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這些高營養的食物殘渣對牙齒是巨大的隱患。不刷牙而僅僅用漱口水不能清潔到牙縫,所以刷牙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為了減少對牙齦的刺激,可以選用月子專用的紗布牙刷或軟毛牙刷。洗頭和洗澡只要注意方法也是可以洗的,不能洗頭、洗澡甚至連腳也不能洗之說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澡不僅可以洗,還應該經常洗。因為產後媽媽非常容易出汗,經常洗澡才能使毛孔通暢,使排汗正常。月子裡只能洗淋浴,盆浴易引起感染。洗浴時間不宜過長,20分鐘之內最適合。洗澡時,不要光腳站在淋浴房內,一定穿拖鞋以防寒氣從腳底入體。順產的媽媽產後第二天就可以洗澡了,剖宮產的媽媽則要等一周後醫生說沒有傷口感染現象才行,在此之前,傷口要避開水,只能用毛巾進行擦浴。身體清潔,也可以幫新手媽咪擁有一個好心情。洗頭時只要及時把濕髮弄乾,就沒什麼問題。如果使用吹風機,一定要用熱風。使用乾發帽效果也很好。如果實在擔心水洗會造成不良後果,可以使用頭髮乾洗劑來清潔頭髮。困惑2:傷口怎樣護理、私處要怎樣清洗才正確?順產的媽媽常常會有側切的傷口或產道撕裂傷,私處的護理是重要的一課。剖宮產的媽媽就更不必說了,除了護理私處還要照料肚皮上的傷口。分娩結束後,會對傷口進行縫合。如果使用普通的縫合線,會需要在幾天后拆線。使用羊腸線的話,就不需要拆線。正常情況下,傷口和私處只需要用煮開過再置涼的溫水清洗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特別的外陰清洗液,也不需要添加除菌液,更不可以進行陰道內沖洗。如果發現傷口有感染的跡象,應該及時求助醫生而不能自己隨便用藥。困惑3:什麼時候可以下地,什麼時候可以外出?傳統坐月子,那就是整整30天不能下地,有些老人主張臥床42天甚至做個“雙滿月”。現代醫學認為,產婦不需要臥床不起,相反應該儘早下地走動,還可以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適當的運動有助媽媽恢復體型,對剖腹產媽媽來說,下床走動可以降低發生傷口粘連的可能性。只要天氣情況良好,媽媽也有充足體力的話,可以到小區的花園裡去曬曬太陽、散散步。月子裡最好不要去人多的商場、遊樂場所,也不適合長時間外出和久站。困惑4:可不可以吃涼的東西?月子裡不可以吃生冷的食物,辛辣、燥熱、易過敏的食物也應該忌食。生冷的食物會損傷脾胃並對食 物消化造成不利的影響。食用冰凍的食物會導致新媽媽腹痛、惡露不淨等症狀。專家提倡多吃新鮮的水果,夏天常溫下存放的水果可以直接吃,冬天的話可以切塊後放在溫水里浸泡片刻再食用。如果擔心瓜果太涼,可以榨成果汁再隔水泡熱後再喝。飲料、酒、冰水和冷飲都不可以吃。辛辣、燥熱、易過敏的食物容易對正在吃母乳的寶寶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媽媽應該在整個哺乳過程中都少吃。辛辣、燥熱還會使新媽媽和母乳寶寶上火,導致便秘或口舌生瘡。高致敏食物則會使媽媽過敏和寶寶患上奶癬。困惑5:有沒有必要進行惡補?產後進補是新媽媽、新外婆和新奶奶最關心的事兒,新媽媽經歷了辛苦的分娩確實需要補一下,但是產後補身也講方式方法,絕對不是寧濫勿缺。月子的第一周,食譜以調理胃口為主,不要馬上就大魚大肉。如果哺乳的話,也不需要立刻就開始大喝催奶湯,更不要逼著新媽媽胡吃海塞。新媽媽大部分時間是躺著,活動也是以低能耗的室內活動為主,不需要每頓都大吃大喝。進餐不用固定時間,餓了就吃比較合理。補氣、補血的食物,可以在產後2週開始吃。每餐應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全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母雞湯、豬手湯等是不對的。新媽媽需纖維素來預防便秘,要保證補鈣和鐵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量。湯要喝,湯裡的菜也不要放棄。老人都說,媽媽吃 得太鹹會使產奶量降低,主張新媽媽的菜都要做得清淡。不可以讓新媽媽吃 全淡的飯菜,因為新媽媽在產後出汗比較多,需要適當補充鹽分。困惑6:空調能不能用,窗戶能不能開?產婦確實不能見風和受涼,但是不等於屋子必需門窗緊閉、大熱天也使用空調。對於新媽媽和寶寶來說,室內溫度在25℃左右是最舒適的。如果氣溫很高,可以開空調,也可以使用電扇、冷風機等來降溫。但是一定要注意,風不能直接吹向新媽媽和新生寶寶。使用空調時,過濾網一定要經常拆洗,也不要使用很舊的空調。室內的濕度也要加以重視,55%左右的濕度最為適宜,過度和過低都不好。高溫乾燥的日子要注意加濕,而濕度大悶熱的時候則要進行除濕。房間要定時通風換氣,在開窗通風的時候,新媽媽可以到別的房間去暫避。困惑7:冷水一點都不能碰嗎?新媽媽全身的骨骼鬆馳,如果冷風、冷水侵襲到骨頭,就可能落下“月子病”。月子裡冷水確實不能碰,即使在夏天,洗東西都仍然請打開熱水器用溫水吧。另外,開冰箱這樣的事情,也請家人代勞吧。困惑8:家裡可不可以接待客人?最好不要接受親朋好友的來訪,通電話是最理想的接愛祝賀的方式。因為新媽媽需要充足的休息,過多的接待客人,使新媽媽很勞累。與客人講分娩經歷、接受祝福、聽別人誇獎寶寶……都會使新媽媽很興奮,造成睡眠障礙。人來人往,也容易帶來病菌特別在流性疾病爆發的時候,這會對新媽媽和新生寶寶的健康構成很大的威脅。如果是推辭不掉的造訪,也要限定人數,一次最後只接待1~2位,客人來訪的時候應該錯開新媽媽白天小睡的時段。要求客人進門就脫去外套,抱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不要隨便親寶寶。月子裡不要在家里大宴賓客,可會擾亂新媽媽和新生寶寶的正常作息。如果家人需要請客吃飯,可以選擇在飯店設宴,不需要新媽媽出席。
【聯合報/胡穎苓/台北市寧波中醫診所院長】
禁忌之一:忌生冷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婦由於分娩消耗大量體力,分娩後體內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新生兒和胎盤的娩出,都使得產婦代謝降低,體質大多從內熱到虛寒。因此,中醫主張產後宜溫,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特別是夏天,冰激凌、冰水等冷飲最好不要食用,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水果和菜最好溫熱過再吃。
1、忌多吃味精
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週內的嬰兒,如果哺乳期間的媽媽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不利。因為味精內的谷氨酸鈉就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1)煮過的蔬菜比生的好
維它命在授乳期將經由母乳轉給寶寶,而母親本身來說也是不可欠缺的營養素,因此每天都需食用含豐富維它命源的蔬菜,而炒過或煮過的效果將比生食好,尤其可增進脂溶性維它命A、D的吸收。
1、會抑制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韭菜、麥芽水、人參等食物。
2、刺激性的東西:產後飲食宜清淡,不要吃那些刺激性的物品,包括:辛辣的調味料、辣椒、酒、咖啡及香煙等。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5月7日文章,原題:忘記母親節吧!在中國,她們得到的禮物是月子。
在中國,她們得到的禮物是月子 我的朋友蕾切爾即將在北京生下她的第一個孩子。盡管她把整個生產過程安排得井井有條且鎮靜自若,但“東西方碰撞”的一刻讓她意識到,在中國生孩子究竟有何不同。她請來做飯、做家務並照顧孩子的阿姨問她是否要“坐月子”。當她說“不”的時候,阿姨感到很吃驚。
2012-05-09 中國時報 管婺媛/台北報導
適逢龍年生子潮,行政院估計今年新生兒數上看廿三萬人,創下新高。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昨天表示,坐月子中心收費太貴、數量不足,平均一個月要價十二萬元,呼籲政府發放每胎新台幣兩萬元補助,減輕母親育兒壓力。
莊淑旂博士曾說「女人作好月子,可以改善體質。」這一點,筆者有很深的感觸,筆者在生兩個小孩之前,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動不動就感冒,還有胃痛、頭痛等毛病。可是等到好好的作兩次月子以後,身體真的變好很多,下面就提供一些筆者自己作月子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
食 : 首先,產婦要先排掉懷胎10月累積在身體內的毒素 ; 清乾淨以後,再開始補氣血才是正確的作法。
剖腹產的媽媽產後吃什麼對傷口恢復比較好?剖腹產後飲食注意事項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選擇剖腹產的女性,傷口拆線十幾天后,應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疤痕膏。對於疤痕性體質的女性,可以採用同位素照射的方法。局部使用超聲波治療的方式,也會讓剖腹產後留下的疤痕變軟變平。一般來說,超聲波對疤痕有較明顯的軟化消散作用,對疤痕化結締組織有“分離纖維”作用,有使“凝膠變為溶膠”的作用。
對於術後時間較長,傷口部位增生明顯,達到5-6毫米的情況,用同位素照射和超聲波治療效果不是太好。同位素照射講究透皮性,傷口增生比較厲害,就難達到治療的效果。而超聲波主要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讓傷口變軟、變平,如果傷口增生的情況比較嚴重,就會出現照不透的情況,效果也不好。
和冬天出生的寶寶必須經受嚴寒的考驗相比,夏天出生的寶寶就要幸福多了,他們往往沒有束縛,活潑好動。 可對在夏天坐月子的媽媽們來說就沒那麼幸運了。 炎熱的夏天,傳統的坐月子方法對新媽媽來講,無疑是個嚴峻考驗。
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新媽媽產後坐月子更該注意保暖,而一些特別事項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更加不能忽視! 豆豆媽(親子特邀資深媽媽)特別為新媽媽整理了冬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項,讓冬季裡坐月子的新媽媽們溫暖過冬! 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每個地方坐“月子”都有不同的習俗,不過在國內來說都大同小異。 但你知道國外坐“月子”是什麼樣的嗎? 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四位中國媽媽在不同的國家生BB,產後的“月子”故事。 讓你能夠更合理的按排自己的“月子”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