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產後盆腔炎?
產後盆腔炎是指你的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的多種炎症,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如果你得了產後盆腔炎,你可能只有一個部位發炎,但也有可能幾個部位同時發炎。產後盆腔炎的感染過程往往是細菌從陰道上行感染,經過宮頸,到達子宮以及輸卵管,然後再經輸卵管蔓延至整個盆腔。 產後盆腔炎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你在產後體質虛弱,抵抗力差。 • 分娩時如果醫生採取會陰側切或其他介入式操作,這個過程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引起產後盆腔炎。 •產后宮頸口鬆弛,陰道要出血一段時間,因此細菌容易上行感染,造成產後盆腔炎。 •如果產後子宮內有殘留物,如胎盤、胎膜殘留等,也會造成持續陰道出血以及感染產後盆腔炎。 •如果你在產後急於瘦身,使用束腹帶,也可能導致盆腔血流不暢,再加上飲食過少,營養不足,抵抗力下降,所以容易出現產後盆腔炎。 造成產後盆腔炎的因素還有剖腹產、順產產程延長、採用了產鉗或胎頭吸引器助產、胎膜早破、多次陰道檢查、產婦肥胖、貧血、產前營養缺乏、產後過早恢復性生活等。
- Sep 19 Wed 2012 15:52
小心產後盆腔炎
- Sep 19 Wed 2012 15:51
產後出現便秘怎麼辦?
為什麼我產後有可能便秘?
生完寶寶後的頭兩天不排便是很常見的,原因和以下多種因素有關: •高水平的孕酮(黃體酮)在懷孕期間可能已經導致了一定程度的孕期便秘。 •分娩過程中你的消化系統運行速度會陡然放緩。 •你的大便在分娩開始時已經排出了,當寶寶順著產道出生時,仍然在直腸的一些東西都會被擠壓出來。 •分娩時使用的鎮痛藥物,像哌替啶,都會讓你的腸道蠕動比平時緩慢。 不幸的是,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會導致1/5的女性產後便秘。如果同時出現以下情況,就更可能發生便秘: •你是靠助產生下寶寶的,比如使用產鉗或胎頭吸引器。 •你之前生過寶寶(分娩次數越多,產後便秘越常見)。 •你在服用補鐵劑或抗抑鬱藥物,這兩種藥都會導致便秘。 •你做了側切,有縫線。
- Sep 18 Tue 2012 14:57
產後要用多少衛生棉條?
剛分娩後,你的惡露(產後子宮出血)通常是鮮紅色的,量很大,而且可能含有血塊。在起初的6~12小時內,休息時你的出血量會有所減少。但是,你一旦起身活動時有可能會感到再次大量出血。這是因為當你改變姿勢的時候,你身體裡積存的血液就流了出來。 產後住醫的時候,護士會為你墊上小塊的一次性床單,以防出血滲漏。回家後,你就要自己準備好可以鋪墊的東西,以防把床弄髒。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生孩子,而且你以前來月經時使用的是衛生棉條,那麼你很可能會被自己流出來的那麼多血嚇一跳!(分娩後,你最好不要使用衛生棉條,因為這樣容易導致感染)。 我們很難說產後應該多長時間更換一次衛生巾,這要依血量而定。不過,剛開始時很可能需要每1~2小時更換一次,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大約每3~4小時換一次。這時,你最好購買專用的產後衛生巾,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類衛生巾更長、更軟,而且比普通衛生巾吸收性更強。你應該至少準備2~3包(每包12個)。 在產後的前幾天裡,很多婦女會選擇一次性內褲,因為這時候很容易滲漏。如果你不想買或不喜歡一次性內褲,高腰的舊純棉內褲也很好。但是又小又窄的內褲很難將衛生巾固定住,如果你有淤血或縫合的傷口,這樣還會讓你感到很不舒服。 生孩子後,保持清潔和舒適很重要,所以,你要盡可能頻繁地更換衛生巾,以保持乾淨清爽。上廁所後,你可以用一個水用或淋浴噴頭清洗下身。 經過最初幾天后,你的出血量會漸漸減少,顏色也會從鮮紅色變成偏粉紅色,而且越來越稀,然後在第2~3週變為褐色。 如果你是母乳喂奶,你可能會注意到每次餵奶後,你的出血量會增多,這是因為孩子的吮吸也會引起你的子宮收縮,從而使更多的血流出體外。當你很忙,沒有足夠時間休息調理時,你的出血量也會略微增加。 到分娩後1週左右,你也許就可以使用粘在內褲上的普通衛生巾了,而到第4週時,你很可能只用衛生護墊就行了。不要一次購買太多某類產品,因為你的需要會隨著時間而變化,當然,你也要保證有足夠的儲備,以供不時之需!
- Sep 18 Tue 2012 14:54
產後頭幾天是不是不能吃鹽?
鹽是補充鈉的主要來源,而鈉是人身體內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元素,因此,每天補足適當的鈉十分重要。但鈉過多會引起浮腫、高血壓,所以吃鹽要適量,成人每日鹽的攝入量以6克為宜。
- Sep 18 Tue 2012 14:52
坐月子能吃什麼水果?
李光輝(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圍產營養代謝門診負責人)解答: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產婦坐月子不宜吃生冷食物,因此,有的產婦連水果都不敢吃。事實上我們鼓勵坐月子適當吃水果。因為在產後,你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幫助身體快速恢復,因此,更要強調飲食多樣化,平衡膳食,這就包括鼓勵攝入一定量的水果,因此,坐月子期間不吃水果的陋習一定要糾正。
- Sep 18 Tue 2012 14:50
坐月子期間出汗多正常嗎?
滕秀香(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解答:
產婦剛剛生完寶寶後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這是正常現象。因為中醫認為,產婦剛生產後元氣虧虛,腠理不固。“腠理”是個中醫學名詞,泛指皮膚、肌肉、臟腑的紋理,以及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它的功能是抵禦外邪內侵。那麼當腠理不固的時候,建議你一定要注意避風寒,避免冷風直接吹過。同時,你還要經常給室內通風換氣,而且不能因為怕風就穿太多的衣服,因為這樣會讓你更容易出汗。 為了緩解坐月子期間出汗多的狀況,建議你要加強產後營養,並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 你產後出汗的程度與你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你出汗的程度其實提示了你元氣虧損的輕重。在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坐月子期間,如果你能及時調整身體,出汗多的狀況多半可以自愈,恢復的快慢會因為你元氣虧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但有時坐月子期間出汗多也可能預示著有異常情況,你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出現下面的情況,建議你及時到醫院就診: 產後汗證。如果過了產褥期你仍然大汗不止,那麼建議你警惕是否得了產後汗證。產後汗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涔涔汗出,持續不止,中醫稱為“產後自汗”;一種是睡眠中汗出濕衣,醒來即止,中醫稱為“產後盜汗”。這兩種情況的出現,都是俗話所說“月子病”的表現,需要到醫院就診,以便醫生能用中藥幫你調理。 產後中暑。如果你坐月子期間出汗多,還要考慮是否與中暑、發熱等病有關。在夏日酷熱的天氣,產婦如果感受暑邪,驟發高熱,會出現汗出、神昏、嗜睡,甚至躁擾抽搐的症狀,這是產後中暑。而產後自汗沒有季節性,也不存在發熱及神誌的改變。 產後發熱。產後發熱也可能會有出汗多的症狀,但它起病急、病程短,特點是高熱多汗、出汗後退熱。而產後汗證為汗出過多,但不會出現發熱的現象。
- Sep 18 Tue 2012 14:49
月子裡一定要多吃蛋禽肉嗎?
段濤(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解答:
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並不是說坐月子就一定要多吃蛋禽肉,而是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有很多不同的來源,除了蛋、禽、肉以外,還有海鮮、奶製品等。總體來講,從蛋白質的質量、容易消化吸收程度來看,海鮮要優於肉類。 對於月子裡蛋白質的攝入要注意三點:第一,蛋白質的攝入量要足夠,因為新媽媽哺乳需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第二,蛋白質應該是優質的,一般來說,魚蝦類蛋白質比肉類要好,肉類白肉比紅肉好。盡量不要吃可能有激素人工餵養動物的肉類,而應吃天然的食品;第三,蛋白質攝入要均衡,不要只選擇一種食物吃。 產後營養方面應該遵循的這樣幾條原則:每天營養攝入足夠熱量;葷素搭配好;各類魚、肉、蛋、禽蛋白質要均衡;為了增加乳汁量,可適量增加湯類(魚湯、肉湯)的攝入。 少數人乳汁量不夠,下奶比較慢,為了有助於下奶,可喝一些加有中藥成分的湯類。這有助於母親身體的恢復調理(子宮收縮、惡露排出),下奶通暢,並可補充營養。
- Sep 14 Fri 2012 17:22
哺乳期健康飲食的四個原則
哺乳期要均衡飲食
母乳喂養的一個奇妙之處就是可能你自己吃得併不好,但你的乳汁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不過,飲食不良雖然不會影響到喝奶的寶寶,但並不意味著你自己的身體不會受到影響。為了保證你有足夠的精力照顧寶寶,你要注意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物質。 把給寶寶哺乳當成是堅持健康飲食習慣的推動力吧,就像你在懷孕期間做的一樣。多吃全麥及穀類食品、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質、鈣和鐵的食物。當然,如果你偶爾“款待”自己吃些甜食,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吃得好並不等於要吃得多。過去,專家們曾建議哺乳期的媽媽每天額外攝入500卡熱量。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哺乳期的媽媽沒有必要增加熱量。另外,由於你的能量需求取決於你目前的體重以及活動量,所以沒有一個標準的推薦量可以適合每一個人的情況。
- Sep 14 Fri 2012 17:21
奶水不足怎麼辦
正確判斷奶水不足
首先,你需要排除認為自己奶水不足的錯誤信號。很多時候,你和寶寶只是需要一點兒時間彼此了解,互相適應。此外,你要清楚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體重增加是確定寶寶吃飽了的最佳方法。雖然新生寶寶通常在頭幾天的體重會比出生體重減輕5%~10%,但在那之後應該開始增重。如果你在寶寶5~7天的時候給他稱重,應該會看到他開始長了。 如果你對下列問題的所有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寶寶應該吃飽了,也就是說,你並沒有奶水不足。 •他一天是否能尿濕5~8個尿片? •他從出生第5天開始到至少3個月大,每天大約長28克左右? •他看起來是否健康而活潑? •他的大便是不是芥末黃色?到出生後的第5天,他的大便顏色是否開始變淺? 你還可以閱讀我們關於寶寶吃飽奶的表現的文章,了解更多信息。
- Sep 07 Fri 2012 16:48
坐月子如何調養能改善體質
在傳統觀念裡坐月子非常重要,此時若加上中醫的滋補理念,不僅有利於產後恢復、產後成功母乳哺乳,更有利於改善體質。
中醫認為,體質是先天形成的,但與後天調養的關係也極為密切,女性一生中有三個重要補體質的黃金期:青春期、更年期及產褥期,也就是產後坐月子的階段。如果你錯過了青春期,就趁著坐月子來補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