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產婦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後恢復期及哺育嬰兒過程,難免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一旦這種壓力持續存在,沒有得到適當的紓解,導致情緒及行為上的異常而發生產後憂鬱。產後憂鬱依症狀的嚴重度分為產後沮喪、產後憂鬱症、產後精神病。根據統計,七、八成的婦女在產後一週內,會出現短暫且程度不等的失落感、空虛感、易哭、失眠、疲倦、頭痛、吃不下、焦慮、情緒不穩等症狀,稱產後沮喪,通常藉由心理的支持在兩週左右可恢復,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邱碧瑩表示,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約10~20%,通常出現於產後二到四周,病程可能超過六個月,對產婦身心健康和新生兒的心智及人格發育有重大影響,應重視並積極治療。

邱碧瑩醫師說,中醫認為婦女經歷分娩用力、出汗、產傷、出血等都是耗傷元氣及陰血的過程,產後處在氣血雙虧、百脈空虛、臟腑虛弱、瘀血內阻的狀態,故產後體質屬多虛多瘀、虛陽浮散、易生他病。

中醫治療產後憂鬱的特色是了解產後婦女生理及心理變化、重視產婦體質個別差異,會根據臨床症狀及產婦的體質、心理狀況作辨證治療。中藥早已普遍運用在坐月子的文化中,民眾接受度高。對於輕度、中度產後憂鬱的患者,擔心服用西藥抗憂鬱劑影響哺乳的患者,或是不願意看精神科門診的患者,中醫藥能提供另一種不錯的治療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gacity 的頭像
    megacity

    孕媽咪如何坐月子

    megac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