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相當重視婦女產後坐月子一事,並深信月子坐得好能夠改善體質。然而,坐月子在飲食與生活方面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不妨跟著中、西醫師的建議來進行,利用關鍵時刻將體質調養得更健康,恢復產前的活力與元氣。
準備開始坐月子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瓊慧先澄清一個觀念:「坐月子雖然是婦女調養體質的好時機,但是月子沒坐好不代表身體永遠沒機會改善,體質是隨時隨地都能調整的。」謝醫師在門診時,常遇到女性患者抱怨月子沒坐好而造成現在腰酸背痛或關節酸痛等,以為月子沒坐好就可能一輩子都帶著病痛而感到遺憾,對此,謝醫師再次強調:「此為錯誤觀念。」
坐月子,即是產婦坐著多休息
•保護子宮,不做粗重勞務
針對坐月子,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恆新進一步說明:「之所以稱為『坐月子』,顧名思義就是希望產婦坐著多休息。」他解釋,在早些年代由於生產方式不像現在進步,亦沒有縫合手術,所以產婦生完後要夾住雙腿,讓傷口自然癒合避免裂傷,也導致傳統觀念認為生完小孩後媽媽的身體會變差。
另外,潘醫師提醒產婦不要拿重物,因為剛生完小孩的子宮還很腫,將近500公克,如果做一些粗重的勞務或搬重物,易增加以後子宮下垂的機率。像他在門診時常遇到生過小孩的四、五十歲女性患者有漏尿、子宮下垂的現象,追溯原因發現她們在懷孕或生產時常拿重物或從事勞務,到了更年期時就容易出現子宮下垂,壓迫到膀胱而導致漏尿。
身心調養篇
1.生化湯的功能在活血
坐月子怎麼喝生化湯常是媽媽關心的議題。潘恆新醫師說明,由於早期的西醫不甚發達所以沒有子宮收縮劑,因此當產婆接生完小孩,中醫師會建議媽媽多吃薏仁跟木瓜,因為薏仁含有麥角醇、木瓜含有木瓜素,可促進子宮收縮;再加上具有活血功能的生化湯。所以,子宮裡還沒未完全排出的子宮蛻膜經由生化湯的活血作用,如同水庫放水,藉由水往下沖的力量將蛻膜沖出。而這些被排出的血以及所伴隨的組織即稱為「惡露」。
•產後兩週再喝生化湯
不過現代醫藥發達,有些產婦在產後一、兩週開始喝生化湯,造成原先顏色變淡的惡露又轉為鮮紅色,令她們誤以為體內惡露沒完全排淨,對此,潘醫師指出:「其實是排身體裡的血。」他進一步解釋,通常惡露不會在產後一週、兩週還持續流著鮮血。由於血液堆積在子宮裡,站起來走動時因為重力關係,血會被排出;再者,現在醫師會開立子宮收縮劑來促進子宮收縮以排掉惡露,所以婦產科醫師通常不建議產婦生完一至兩週內飲用生化湯。
就如同正值經期的女性,應避免喝四物飲以免增加血流量。尤其是現代有子宮收縮劑來排出惡露,如果產婦再喝生化湯、人蔘當歸湯等補品,具有活血功效會造成血流量又變多。通常惡露在排出時,發現腹部摸不到子宮時,就要經常進行環形子宮按摩直到子宮轉硬為止,以減少出血量。如果這麼做以後,惡露量仍是很多,就可能要檢查子宮頸是否有裂傷。
全文內容參考:【媽咪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