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坐月子的注意事項有很多。冬天如何坐好月子,冬天坐月子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其實說到冬天坐月子,聽起來好像是件美差,外面寒風刺骨,屋里卻是暖洋洋的,但是只有溫度的支持就行了嗎?當然不是,新媽媽還需要清潔衛生、適宜的濕度和適當的活動。
然而在寒冷的冬天產婦如何坐好月子呢?是不是只要每天呆在被窩里,捂得嚴嚴實實就萬無一失呢?那就大錯特錯了,冬季坐月子,更需遵守注意事項。
寒冷的冬季已經來臨,新媽媽產后坐月子更該注意保暖,而一些特別事項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里更加不能忽視!生活小常識特別為新媽媽整理了冬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項,讓冬季里坐月子的新媽媽們溫暖過冬!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冬天坐月子三個注意事項
1、冬天坐月子:防瘋補
新媽咪生下寶寶后身體消耗特別大,可還得有充足的奶水喂寶寶。因此,月子里的每一天都要好好吃。秋天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很多新媽咪在月子里瘋補營養,結果卻不盡人意。月子里補養身體固然很重要,但一定要掌握科學的飲食之道,不然會事與愿違。
2、冬天坐月子:防風吹
我生完孩子一直體虛,坐月子時天氣有些冷,有一次開門被寒風吹了,頭疼了一個星期,主要是太陽穴。現在近五個月了沒有什么事了,但我擔心上了年紀會有影響秋季刮風多,夜間或晨間氣溫比較低,新媽媽可要防風啊。
3.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
產後宜溫不宜涼,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則凝固血液。 在月子裡身體康復的過程中,有許多濁液(惡露)需要排除體外,產傷也有淤血停留,生冷的食物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影響惡露的排出。 還會使胃腸功能失調,出現腹瀉等。 但可以把一些從冰箱中取出的瓜果,可以先放在溫水中,待水果溫熱後切片食用。
4. 切忌盲目進補
盲目地進食補藥和補品,如人參等,搞不好不但不能幫助身體恢復,而且還有可能使新媽媽出現便秘、牙齦出血、口臭等等不良症狀。 要考慮新媽媽的身體狀況,以及季節的差異性、環境的變化等等。
5. 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新媽媽在產程中及產後都會大量地排汗,再加上要給新生的小寶寶哺乳,而乳汁中88%的成分都是水,因此,新媽媽要大量地補充水分,喝湯是個最好的既補充營養又補充水分的好辦法。
6以流食或半流食開始。
新媽媽產後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胃腸道功能難免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進行剖宮產的新媽媽,麻醉過後,胃腸道的蠕動需要慢慢地恢復。 因此,產後的頭一個星期,最好以好消化、好吸收的流食和半流食為主,例如稀粥、蛋羹、米粉、湯麵及各種湯等。
7.清淡適宜,易消化。
月子裡的飲食應清淡適宜。 無論是各種湯或是其他食物,都要盡量清淡,循序漸進。 切忌大魚大肉,盲目進補。 食鹽少放為宜,但並不是不放或過少。 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蔥、姜、蒜、花椒粉等多種性偏溫的調味料則有利於血行,有利於淤血的排除體外。